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1、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设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它是“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粮田。
2、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里面提到,到2022年,全国必须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2021年9月20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公布,《规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必须要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这样才能保证1.2万亿斤以上粮食的产能。
3、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稳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因此农业农村部会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